『童貞女王 』 Elizabeth I 伊莉莎白一世
我侍奉的真理就是將獨身主義進行到底
The Virgin Queen 伊莉莎白一世歷史上令我印象深刻的女性之一非英國 The Virgin Queen-伊莉莎白一世 莫屬。為什麼呢?!就因為她曾經1599年在位期間向她的子民公開宣稱『我已將此身獻給了大英帝國。』在當時,對人民說出這句話是十分具有感染性的,尤其是16世紀中期那個民風保守而傳統的社會。
但16世紀中葉的英國那些位高權重的朝臣們,各個都勸伊莉莎白一世要聯姻。西班牙也好、法國也罷,聯姻就是鞏固政治的手段。因為他們打從內心不相信一個女人可以治國。撰寫伊莉莎白一世傳記的英國作家 J.E.Neale 這麼感嘆過:「伊莉莎白並不是一位中世紀式的傳統女性。人們之所以對她的獨身感到驚奇,是因為沒有任何人願意承認統治英國的是一位『現代化的女人』。」
將人限制住的永遠不是時代,而是那顆食古不化的心。
且讓「現代化女人」伊莉莎白一世教教你,給女人權力,她會玩得比男人好。
1533年9月7日 伊莉莎白一世(Elizabeth I)出生,父親是英王亨利八世,母親是亨利八世的第2任妻子安柏琳(Anne Boleyn)。但在她兩歲八個月的時候,生母不僅即被父親處死,其婚姻關係亦被宣布無效,伊莉莎白被剝奪王室稱號。1547年,亨利八世駕崩,伊莉莎白同父異母的弟弟愛德華六世(Edward VI)成為國王。1553年7月6日,年僅15歲的愛德華六世死於結核病,信奉新教的愛德華六世擔心篤信天主教的姐姐、瑪麗公主將復辟天主教,因此傳位給亨利八世妹妹的外孫女珍.葛雷(Lady Jane Grey),然而擁護瑪麗公主的人遠比擁護珍的人來得多,珍在數日內就被推翻,瑪麗公主登基為瑪麗一世(Mary I)。瑪麗一上台就致力於恢復天主教地位,殘酷鎮壓新教教徒,被世人稱為「血腥瑪麗」。而本來就仇視妹妹的瑪麗,更是以伊莉莎白涉嫌捲入新教運動為藉口,將她關進倫敦塔囚禁起來。1558年11月17日,瑪麗一世去世,歷盡磨難的伊莉莎白即位,成為伊莉莎白一世。
人醜沒關係,權力就是我性感的來源
從伊莉莎白一世肖像畫看來,年輕時期還算是位美人,直到29歲得了“天花”的疾病,發燒了一週後好轉存活下來卻留下疤痕需要遮蓋,所以女僕會用原料的鉛粉塗抹在女王的臉上美白肌膚,至少戴了一個星期。最後卸妝時,在用含有蛋殼、明礬和水銀的混合物聲稱『卸妝液』讓他們的皮膚變得柔軟,剝離他們的皮膚其卸下,而這是另一種危險的毒藥。有現代觀點認為,女王長期使用後,導致鉛中毒而死亡。也有傳言女王的畫像很少出現笑容表情嚴肅,是因為女王用糖漿來刷牙,所以有一口出了名的爛黑牙,號稱真實的歷史描述以「面黃齒黑」來形容她。
相信伊莉莎白也明白自己不能靠顏值,所以她在”心機上”特別地下功夫。自己的父親亨利八世為了王位繼承人而狠心將母親殺害的童年陰影,讓她很早就對宮鬥有所醒悟。成年後因為身分威脅到姊姊的地位,不幸被囚禁倫敦塔的那段日子更令她深深明白:權力遠比婚姻與親情更可靠。
所以她選擇不婚,不與人分享地位與榮耀。並且把未婚的身分無限放大,用來當做取得聯姻,控制外交的政治砝碼。曖昧的箝制各國王儲,讓他們各個有希望,人人沒把握,一直掌控到她50幾歲。
伊莉莎白一世從小潛心向學,精通希臘文、拉丁文、法、義、西、德各國語文,並接受古典人文訓練,就更別提她執政後對自己完美的要求了。對於權力的渴望也使伊莉莎白一世有顆更理性更清醒的腦袋,得以與男人相抗衡的氣魄。英國歷史上除了二戰時期喬治六世那場著名的”國王的演講”之外,伊莉莎白一世在對抗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,披上鎧甲走上最前線,向將士說出了「我雖是柔弱的女兒身,卻有一顆國王的心。」迄今仍舊是英國史上流傳的壯語。那場戰役,英國以寡敵眾將西班牙打得落荒而逃,自此奠定了往後日不落國的基礎。
笑談歷史總是比較容易。伊莉莎白一世如果只是戀棧權力的君主,她的地位與事蹟不會如此功高。她確實是難得的明君,因為選擇不婚,所以將自己與人民、國家的命運緊緊綑綁,並且用其受到的教養與自我修煉,讓英國的文治武功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賢臣威廉.塞希爾父子(William Cecil)、莎士比亞等人在她的推波助瀾下,也綻放了無比的光彩。
介紹伊莉莎白一世的電影服裝設計師是Alexandra Byrne,一位英國的劇服設計師,都是以歷史服裝為主要,也會做的與歷史相似相符。電影『伊莉莎白』與『伊莉莎白:輝煌時代』都是Alexandra Byrne設計的。『伊莉莎白:輝煌時代』更是拿下2007奧斯卡最佳服裝獎項。身穿白色的服裝時,是接近神的時刻,也可以說是類似於嫁給神的婚禮服裝。服裝設計師運用了當時從西班牙流行過來的蝴蝶領配上雪紡紗,設計出當時歷史上高聳的拉夫領可謂是當時最前線的流行,但凡王宮貴族,不分男女都喜歡用它來彰顯地位。當然拉夫領的作用不僅僅是霸氣的提升,因為它製作起來的費時耗功,以及面料上的講究,另一方面也是宣示財富的手段。讓領子前部打開,後頸處高聳,如同扇形,稱為「伊莉莎白領」。
總體而言,伊莉莎白執政時期的功績與貢獻遠抵過負面評價。她在位期間是英格蘭在近代的第一個「黃金時期」,政治、軍事、經濟、金融、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。使英國在經濟、文化、政治方面均得到了極大發展,毫無疑問是英國有史以來最為偉大的君主之一。伊莉莎白一世開創的英國第一個「黃金時代」的影子至今仍留在民眾的心中,並使她得到持續的懷念與愛戴。
用捧花來說故事 詮釋伊麗莎白女王的捧花設計
以白、金色調進口永生花材代表伊莉莎白一世開創英國第一個輝煌的「黃金時代」
純白的羽毛與施華洛世奇珍珠加入捧花中
強調伊莉莎白一世高貴與『童貞女王』純潔的形象。
這次抽獎活動獨一無二的
故事捧花設計
『伊莉莎白一世』